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岁月中孕育出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一代代人薪火相传、不断积累的结果。相比之下,那些建国仅几百年的新兴国家,在文化底蕴方面确实存在明显差距。即便这些国家日后在经济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也难以弥补其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先天短板。 令人愤慨的是,某些国家为了填补自身文化空白,竟然打起了窃取他国文化遗产的主意。韩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他们曾公然宣称端午节是韩国的传统节日。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重要节日,这一事实在国际上早有定论。但韩国方面却不顾历史真相,甚至荒唐地声称屈原是韩国人。要知道,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而当时韩国这个国家根本不存在,这种说法在历史学界看来简直荒谬至极。他们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就是想通过申遗手段将端午节据为己有,企图混淆历史真相。 这种赤裸裸的文化盗窃行为,不仅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更暴露出某些人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本以为韩国的失败会让其他国家引以为戒,没想到印度也效仿这种做法,将目标对准了中国象棋这项文化遗产。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本应好好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或许是出于嫉妒心理,印度盯上了享誉世界的中国象棋。中国历史文献中关于象棋的记载十分丰富,北宋学者晃补之在《广象戏格·序》中明确记载: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这段珍贵史料充分证明,象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历史都要悠久。 在楚汉相争的年代,象棋已在民间广泛流行,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正是这段历史的生动体现。就连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也在其著作中详细论证了象棋与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 然而印度方面对这些确凿证据视而不见,仅凭国内出土的恰图兰卡棋盘游戏就妄称象棋源自印度。他们声称这种公元前4世纪的棋类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演变成中国象棋。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首先,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恰图兰卡曾传入中国;其次,两种棋类在规则、形制等方面差异巨大;最重要的是,象棋棋子上的汉字就是最直接的证据——难道古代印度人也用汉字下棋吗? 尽管联合国多次驳回印度的无理申请,但印度政府还是执迷不悟,扬言要继续申遗。这种顽固态度,恰恰反映出某些国家在文化自信方面的严重缺失。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尊重历史、传承文化,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企图通过篡改历史来填补文化空白。(宏茂聊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