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谈千元机。尽管各家厂商的竞争十分惨烈,但消费者毕竟得到了实惠。资本市场总归有其运作规律,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胜利者。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国产品牌的同质化与低端化困境,想必那些大佬心里会有一杆秤。
除了千元机这个折射出惨烈市场竞争的角度外,这一期我们不妨来聊聊技术。虽然2015年是看上去相对沉闷的一年,并没有出现太多激动人心的新技术。而像前些年流行起来的一些技术,今年也是只是得到普及与发展,甚至其潜力还未被挖掘干净。
2015年指纹识别快速普及的标志性事件是价格下探。仅在一年之前,指纹识别功能还是某些「高端商务机型」的标志性配备,但今年的所谓「千元旗舰」也都纷纷搭载了指纹识别功能。可以说从价格上,指纹识别算是彻底普及开了。
但从功能角度看,指纹识别却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虽然年初时Google发布了官方指纹识别API,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几款机型采用,更遑论让应用厂商去适配以提供更多功能了。目前Android指纹识别的主要用途,依然停留在「解锁」层面。
除解锁之外,指纹识别的另一用途就是支付。譬如苹果最先发明的Apple Pay,就是利用指纹识别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信用卡密码,从而让支付体验变得更好。即便不是Apple Pay,仅替代支付宝、微信等应用支付时的密码验证也是更好的做法。
国内虽然有部分厂商与腾讯、阿里达成了合作,使得其指纹识别可以用于支付宝及微信的支付功能。但这种合作还是鲜少见到,一个是因为与阿里腾讯等公司接洽会花费大量时间,还会涉及到系统底层以及支付流程的安全问题;另一个就是大部分指纹识别仅仅只作为噱头,投入过多时间精力没有必要。
不过就算仅有“解锁”这一项功能,指纹识别的便利性也已经体现,只能说对其潜力的深度挖掘还尚需时日。由于Android系统的碎片化,这一进程想必会比iOS系统漫长而艰难得多。
薄是近几年手机外形的大趋势,这直接限制了手机电池不可能做得太大。即便有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高达800Wh/L,即便SoC的制程已经低至到14nm,但大多数手机的续航时间仍仅有一天左右,只有少数大屏机型会因为体积占便宜而达到两天左右。
续航短的问题显然短时间内难以从硬件上攻克,而且即便粗暴地将电池容量增大了,也会面临充电时间超长的副作用,不如直接将充电时间缩短,就像是OPPO最近喊遍大街小巷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由于充电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用户在碎片化时间稍稍充电就能获得相对「安全」的电量,这显然极大降低了用户的「电量焦虑」。
遗憾的是,这项极富前景的技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相对通行的标准,各家上游厂商、设备商都在跑马圈地。按照方案来分,目前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通的Qucik Charge,联发科的Pump Express Plus以及OPPO的VOOC闪冲。
Quick Charge与Pump Express由于都是上游厂商设立的标准,因此也衍生出多个硬件厂商定制版。譬如三星的Fast Charge、摩托罗拉的Turbo Charge、HTC的Rapid Charge等都是高通Quick Charge的定制方案;而魅族的mCharge也是联发科Pump Express的定制方案。
快冲协议不同的充电器之间无法通用,但同一快冲协议下的不同方案也因为识别协议原因而未必能通用。再加上有些厂商虽然号称支持快速充电,但充电器却要另行购买不直接附送,这些因素都让快速充电功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普及方便。但这样一个能极大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应该是值得设立一个共有标准的,这样才能够快速普及开来。
实际上USB推广联盟早在2012年7月就制定了USB PD充电协议,这份协议不仅支持快速充电,通用性也非常强。只是目前该协议在USB-Type C接口中只是可选协议,群雄跑马圈地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相信未来,终究还是会属于通用性强的快速充电协议。
USB-Type C性能未达标
相比去年,今年采用USB-Type C接口的手机明显多了起来。从功能上讲,USB-Type C相比传统的Micro USB拥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10Gbps),更强的数据拓展性(可转换HDMI、DVI、VGA等接口)以及更强的供电能力(100W)。当然,更方便还在于USB-Type C的无方向性,即「正反随便插」。要知道「正反随便插」此前是苹果Lighting接口的独门绝技,USB-Type C绝对是让Android厂商扳回一局的好东西。
虽然USB-Type C有着种种好处,甚至苹果也在新Macbook中采用了这种接口。但对于许多厂商而言,USB-type C与指纹识别一样,都只是吸引用户的噱头,而并没有将其充分利用起来。譬如上一节提到USB PD充电协议,就不是所有采用USB-Type C接口的设备都有配置。像谷歌Nexus 5X/6P及苹果新Macbook就支持PD充电协议,但是乐视手机和一加手机2就不支持PD充电协议。
此外,大部分USB-Type C接口的传输速度也远没有宣称的10Gbps那么多,譬如苹果的新Macbook就仅支持5Gbps的USB 3.0标准,联想Zuk Z1也支持USB 3.0标准,但谷歌Nexus 5X/6P就仅支持USB 2.0标准的传输速度,可见目前USB-Type C接口的潜力也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一分钱一分货的老话总归是有道理的。虽然今年我们看到了许多新技术被下放到中低端市场,但这些技术是否「完整」?厂商需要花的成本花到位了么?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虽然黑科技普及的成本会越来越低,但新鲜的技术总归还是价值不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