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尚田阿小 于 2013-5-8 19:18 编辑
你不知道什么是脱机?那么下面这些你就不用看了,去找度娘问问吧。脱机的好处就不说了,几年前就写过一个教程,可以看看。(https://www.pcos.cn/thread-4858648-1-1.html)不过呢,这样使用有一个问题,在别的电脑正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有在脱机下载的话,严重影响到别的电脑,所以只能作罢。后来又败了一个路由,听说可以二级路由脱机,一直蠢蠢欲动,这次Z大在新的TT版本中集成了新的脱机软件aria2,据说性能更胜一筹!就花了一些时间学习,终于成功,分享给大家 教程开始: 首先,映射转发,如果我说,为了搞懂这个我花了好几个星期,你可能会笑话我,这么简单的东西也不懂?说实话,会了自然就不难了,难就难在不会,其实很简单的东西,要是你思维转不过来,就一直也搞不懂。先讲普通路由的映射转发吧,我们这里以TP—LINK为例。 (一).一级路由的设置: 1.进入路由,在“转发规则—虚拟服务器”进入,输入端口和IP地址,点保存。(注意,这里的端口和IP是你二级路由的端口和IP,如果二级路由有其它端口要开的话,也一并在这里设置,比如脱机要用到的端口6800)
设置完成的样子:
2.这个主要是针对要开远程控制的设置:“安全设置—远端WEB管理”这里有详细的说明:
3.要开远程控制自然少了不要开申请个动态域名了,一般家庭用户不可能会去开个有公网的固定IP吧,域名最常用的免费版的花生壳吧
这里填入用户名和密码,点保存,登录后,连接状态会显示已连接,如果确认用户名和密码正确,而一直连接不上,恭喜你,你的宽带运营商把你的端口限制了,比如我这里,用移动的网络,不能使用花生壳域名。 一级路由基本设置完成,如果动态域名设置成功了,那么过个几十分钟(域名需要时间生效),你就可以在远程进入你的路由了,具体是:你的动态域名加:你的端口号。 普通路由的映射转发会了的话,TT路由就更简单了:还是从一级路由开始: 进入路由:1.基本设置-动态域名,设置好动态域名(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论坛有好多教程哦) 本地访问模式:HTTP HTTP访问端口:80 远程访问:HTTP, 访问端口:一般都设8080 系统默认 点保存。 (如果你想要远程控制的话,就设置动态域名和开远程访问端口,不用的话,就略过) 3.端口转发-基本设置 启用: 是 协议: TCP 来源IP :空 外部端口访问的端口:就是等下在二级路由设定的端口 内部端口: 空, 会自动对应外部端口 内部IP:就是你要映射的二级路由的IP 我这里的41是二级路由的端口,6800和51413是脱机要用到的端口,225是我的二级路由IP . 4.也有同学说只要在 端口转发-DMZ设置-启用DMZ就可以了 设置完了注意都要点保存哦! (二)。二级路由设置 二级路由的IP可以是一级直接分配,也可以设置为静态IP,只要不和其它设备冲突就行了。这是里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分配的还是静态的,在一级路由的转发端口里,一定要填上你的这个IP(比如我的这个是192.168.5.225),要不就进不了你的二级路由了! 切入正题,在二级路由里开启端口: 系统管理-访问设置-WEB访问设置:这里主要的设置就是远程端口,可以填任何数,(我这里填的是41)只要不和一级的端口冲突和运营商没有限制你的端口就行了。 设置完点保存。 全部设置好了后,试试能不能打开二级路由,在一级路由下的电脑上输入 192.168.225:41这是我设置的IP和端口,你设置成什么就输入什么。 能正常打开了,就说明端口转发成功了。远程登录的时候,要登录二级路由,只要把后面的端口号换成你设置的二级路由端口号就可以了。比如我的这个就是这样:
好了,端口设置好了,接下来就更简单了,在二级路由上插上你已经格好的U盘或移动硬盘。电脑进入二级路由,你可以远程或本地一级路由下的电脑进入二级路由:USB应用-USB设置,然后把启用USB,启用USB2.0,启用USB存储等都打上勾,下面已连接设备最后面一项挂载状态,点挂载。
这里再讲一下硬盘格式问题,根据我的使用,硬盘可以用EXT3和NTFS格式,不过据说用EXT3文件系统在路由器上资源占用最小。 格式硬盘,可以直接接到电脑下格,也可以在路由下用命令格:注意,格硬盘前请先卸载硬盘 telnet登录路由器。不要说不会,不会看我的: 点电脑屏幕左下角 “开始””运行”输入:telnet 192.168.1.1
注意telnet和192.168.1.1中间有个空格哦。要不会怎样,你试试吧。 出来一个窗口:输入“admin” 回车 输入你的路由器密码,如果没改过就是“admin” 出来路由信息 对硬盘进行分区: 1. fdisk /dev/sda复制代码 来运行fdisk程序,在fdisk程序中按p查看分区表,如果分区表不是空的(下图图B)那么要先清空分区表,否则跳到创建1号分区步骤
清空分区表
按d然后输入分区号(sda后面的数字)回车,删除之后按p查看分区,一直到分区表是空为止
创建1号分区
先输入p来查看分区表(可选操作),然后输入n表示要创建一个分区,接着选择p表示创建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然后输入分区号,这里我们输入1表示创建1号分区,然后在First cylinder(起始柱面)里直接回车,在Last cylinder(结束柱面)里输入+200M (我用的是256M的SD卡,+200M表示分区大小为200M)回车。
创建2号分区的步骤基本同上,不再复述。
进行格式化硬盘:
将1号分区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并且设置卷标为OPTWARE
1. mkfs.ext3 -L OPTWARE /dev/sda1 复制代码
如果提示/dev/sda1 is mounted !表示分区已经被挂载,要先卸载然后再格式化:输入umount /dev/sda1然后再回车就卸载了。 格式化swap分区 1. mkswap -L SWAP /dev/sda2复制代码 如果觉得太麻烦,直接就不分区了,一个盘格式成EXT3就得了!
格式完之后,进USB应用下的USB设置里把硬盘挂上。
保存后再进入 USB应用-脱机下载-脱机下载设置: 启用脱机下载和重新生成配置文件都要打勾,下面几项都用默认的。
1.将“启用脱机下载”打勾,Aria2的路径选择“固件内置”,**端口用默认的51413,然后选择一个下载分区。 Tomato DualWAN会自动在下载分区上创建downloads目录作为aria2的默认下载目录,还创建aria2目录并在该目录下保存aria2.conf(aria2的配置文件),jobs.txt(aria2的任务列表,或者叫session文件
b. Webui(另外一种风格的aria2 web控制台)
点击“设置”->“WEB控制台连接设置”,然后按下图输入RPC地址 3. 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等个10多秒后点击“点此访问脱机下载控制台”链接就可以打开脱机下载控制进行下载任务的添加、删除等操作了。脱机控制台页面用IE是不能正常显示的,请用Firefox、Chrome等浏览器访问。
这里的脱机下载RPC接口设置好象很麻烦,我自己用的时候,直接点访问脱机下载控制台就进去了。 好了,点添加BT或PT地址尽情下载吧! 再讲下我碰到过的问题: 1. 硬盘格式问题,我试过用EXT3和NTFS,两者都可以正常下载,CPU占用无明显区别,不过可能是我下载任务不多的原因,建议听Z大的建议,格成EXT3格式吧。 2. 进入脱机控制台问题,不能用IE浏览器,要换成火狐或谷歌,才能正常显示。 3. “aria2没有运行,可以在诊断工具->系统命令里输入ps 点执行然后查看如果存在aria2的进程那就表示aria2有在运行”那么如果没有aria2在运行怎么办呢?方法是:在脱机下载设置中,把启用脱机下载和重新生成配置文件重新打上勾,点保存。 4. 如果以上都设置好了,进入控制台还是提示“Internal server error”,那么请检查一下你是不是启用了控制台下的RPC身份验证,而在控制台的RPC路径没有输入用户名、密码?格式为http://用户名:密码@IP:6800/jsonrpc,有些浏览器(如Firefox)则需要将http换成ws,即ws://用户名:密码@IP:6800/jsonrpc。个人温馨提示:如果觉得麻烦,这个密码还是不要启用了吧!
好了,帖子就讲到这里了,因为自己也不是很懂,在设置过程中得到了各位坛友的帮助和指导,再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写了这一篇帖子,希望能帮到各位在摸索学习中的朋友,有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